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儒家哲學研究
Seminar on Confucianism 
開課學期
108-2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哲學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佐藤將之 
課號
Phl7019 
課程識別碼
124 M0270 
班次
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二3,4,5(10:20~13:10) 
上課地點
哲研討室二 
備註
儒家領域。 大學部:(A)東方哲學史群組。
總人數上限:15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本課程試圖經由原典以及相關的研究成果的閱讀與研討、評析,以呈現原始儒家思想之核心問題,進而培養同學獨力探索儒家哲學之基本能力。本課所閱讀的文本,除了先秦儒家現存文獻之外,還包括如《郭店楚簡》、《上海博物館藏楚簡》的新出土文獻,以及司馬遷《史記》中相關論述。修課同學應先熟讀指定原文,授課教師除指導同學理解原典之意涵外,並應於討論中援引他篇相關資料作為補充,以求得更深入而周全的理解。由於本課為研究所的課程,本課亦重視各個文本思想內容的中外過去研究成果和主要相關見解。 

課程目標
經過本課來加強理解是對於如下六項主題上:
1、以哲學框架來理解儒家思想的優點與限制。
2、儒家思想在中國思想中的定位。
3、儒家思想起源的多面性。
4、儒學個別文獻之間的角色與獨特性
5、儒家哲學的歷史意義
6、儒家思想的當代研究成果 
課程要求
出席參與討論並完成期中報告與期末報告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津田左右吉,曹景惠(譯):《論語與孔子思想》,臺北:聯經出版公司,2015年。
佐藤將之:《中國古代的「忠」論研究》,臺北:臺大出版中心,2010年。
佐藤將之:《參於天地之治──荀子禮治政治思想之起源與構造》,同上,2016年。
 
參考書目
中文(提供電子檔案)

普鳴(Michael Puett),胡洋(譯):《哈佛中國哲學課》,北京:中信出版集團,2016年。
戴卡琳(C. Defoort),楊民、季薇(譯):〈究竟有無“中國哲學”?〉《中國哲學史》2006 年第2期,頁5-16。
馮友蘭,徐又光(譯):《中國哲學簡史》北京:北京大學出版社,1985年。
牟復禮Frederick W. Mote,王立剛(譯):《中國思想之淵源》,北京:北京大學出版社,2009年。
葛兆光:《中國思想史導論︰思想史的寫法》,上海:復旦大學出版社,2004年。
溝口雄三,孫軍悅(譯):《作為方法的中國》,北京:生活・讀書・新知三聯書店,2011年。
丸山真男:《關於思想史的思考方法——類型、範圍、對象》,區建英(譯),《福澤諭吉與日本近代化》上海:學林出版社,1992年。武田淸子(編):《思想史の方法と對象:日本と西歐》,東京:創文社,1963年。
增淵龍夫,杜正勝(譯):〈中國古代的社會與國家〉
杜維明:《儒教》,臺北:麥田出版,2002年。
杜維明:《人性與自我修養》,臺北:聯經出版公司,1992年。
白川靜,韓文(譯):《孔子傳》,臺北: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,2013年。
加地伸行,于时化(譯):《論儒教》濟南:齊魯書社,1993年。
芬格萊特(Herbert Fingarette),彭國翔(譯):《孔子:即凡而聖》,江蘇:江蘇人民出版社,2002年。
李澤厚:《中國古代思想史論》北京:三聯書店,2008年。
工藤卓司:〈報導近十年日本儒學研究概況——1998-2007年之回顧與展望〉《儒學研究論叢》第二輯,臺北: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儒學中心出版,頁47-64。
佐藤將之:〈「建構體系」與「文獻解構」之間:近代日本學者之〈中庸〉思想研究〉,《國立政治大學中文學報》,2011年。
佐藤將之:〈日本學者追求「觀念史」研究的固有歷史脈絡與三個契機〉,《東亞觀念史集刊:日本學者之中國思想研究中 的觀念史(古代篇)》第11期(2016年12月)。


英文

Defoort, C.: “Is There such a Thing as Chinese Philosophy? Arguments of an Implicit Debate,”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, Vol. 51, Number 3, July 2001, pp. 393-413. (有中文)
Fung, Y. L.: A Short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. NY: The Free Press, 1966. (有中文)
Mote , F.: Intellectual Foundation of China. NJ: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, 1971 (有中文)
Puett, M. and Gross-Loh, C.: What Chinese Philosophers Can Teach Us About the Good Life, London: Penguin Books, 2016. (有中文版)
Fingarette, H.: Confucius: Secular as Sacred, New York: Harper & Row, 1972. (有中文)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期中報告 
20% 
 
2. 
期末報告 
50% 
 
3. 
出席暨口頭報告 
30% 
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3/03  自我介紹、課程說明、口頭報告的分配  
第2週
3/10  何為中國哲學存在的前提?  
第3週
3/17  中國哲學在近代日本產生的?傳統漢學到中國哲學的轉換  
第4週
3/24  思想史、哲學史、觀念史 
第5週
3/31  《論語》是否代表孔子的思想?(前半)  
第6週
4/07  《論語》是否代表孔子的思想?(後半) 
第7週
4/14  孔子思想的當代意義(1) 
第8週
4/21  孔子思想的哲學與宗教意義(2)  
第9週
4/28  儒家集團的政治起源 
第10週
5/05  所謂「思孟學派」的探索:「郭店楚簡」的思想  
第11週
5/12  孔孟之間的思想之內在展開 
第12週
5/19  作為比較哲學的孟子  
第13週
5/26  《荀子》哲學研究的重建  
第14週
6/02  Tao Jiang: Origins of Moral-Political Philosophy in Early China 
第15週
6/09  修課同學期末報告構想發表